预审民警朱燕铭:与嫌疑人“过招”33年

时间:2021-01-08 来源: 作者:

  

  钻研业务 “小菜鸟”成为“尖兵”

  朱燕铭是公安河北分局法制支队预审大队民警。他今年已经58岁了,仍然承担着一线预审工作,一次次啃下“硬骨头”,找到案件突破口。而这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是他33年工作经验的积累。

  1988年,朱燕铭在干了5年基层派出所治安民警之后,被调入公安河北分局预审大队,成为一名预审民警。虽说已经过去33年了,但那段时光,朱燕铭记忆犹新。他说:“只有牢记前辈的教导,永远心存谨慎,才能真正干好预审工作。”

  刚加入预审大队时,朱燕铭不是独立的预审员,而是一名“记录员”。他信心满满,自认为凭着5年的治安工作经验,记录审讯过程是“手到擒来”的事。不成想,第一次参与审讯,制作出来的笔录,交到师傅手里,很快被打了回来:“重写!”朱燕铭很不服气,但他不得不承认,师傅的每一句批评都说到了点子上。下班后,朱燕铭熬夜回顾这次审讯的每一个细节。师傅这句话的重点是什么?嫌疑人回答之后师傅为什么又问了一句看似不相干的话?他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重新整理制作了笔录,并在这一过程中悟出了一些预审工作的门道。

  此后,朱燕铭边学边干,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了正式的预审员。当时,27岁的他,是预审大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预审民警。

  正式走上预审岗位后,朱燕铭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师傅的教导,经过一次次实战磨练,审讯技巧迅速提高,判断力可谓“精准”。

  1990年,朱燕铭接手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当事人断了三根肋骨。光看案卷,这起案件事实明确、案情清晰,但朱燕铭还是第一时间提讯嫌疑人,询问当事人。

  嫌疑人都快哭出来了,一个劲儿地说:“我没用多大的劲儿啊……”朱燕铭在预审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拒不承认犯罪事实的嫌疑人,但眼神中带着明显悔恨情绪的可不多见。他感觉此事可能有隐情。而见到被打伤的当事人后,朱燕铭心中的疑惑更深了:此时距离案发只过了两个星期,当事人三根肋骨骨折,按理说需要卧床静养,可他却行动自如。而他自己也说,被打时觉得特别疼,但几天后就缓解了。

  这骨折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可关系到嫌疑人是否会被定罪!朱燕铭向队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带着当事人重新拍了X光片,然后向三甲医院的影像专家请教,得知这是医学影像上罕见的“伪影”,其形成和当年医院使用的影像设备有关,而当事人其实并没有骨折!

  就这样,朱燕铭凭借精确的判断纠正了一起险些被错断的案件。多年来,他先后纠正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等类型案件十余起。

  卧底侦查 “好演技”助力破大案

  “不能当卧底的刑警不是好预审!”这是熟识朱燕铭的人对他的打趣,也是对他的褒奖。在侦审一体的年代,朱燕铭凭借出色的洞察力和“好演技”破获了不少大案。

  2009年,分局破获了一起贩毒案件,抓获了女性嫌疑人李某。办案民警对李某进行讯问,希望获取更多线索,抓获李某的“上线”,可是,李某拒不交代。

  朱燕铭并非这起案件的主办人,但有一天,他去看守所工作,在门前遇到了一名男子和一名老妇。他不经意地看了男子一眼,对方眼睛一亮,马上要过来搭话,但又犹豫着退缩了。朱燕铭暗自留心,进入看守所询问,得知这两人自称是李某的哥哥和母亲,前来给李某送日用品,但送完物品后迟迟没有离开。朱燕铭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察觉两人有问题,于是向领导汇报,申请去和两人“结交”,尝试“挖”出有价值的线索。

  得到领导的支持后,朱燕铭晃晃悠悠来到两人跟前。这回,对方终于鼓起勇气和他搭讪了。经过几番交流,他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对方主动说明自己并非李某的哥哥,那名老妇也和李某无关。同时,对方表示,如果可以把李某“捞”出来,就让“上线”来天津见面。两天后,李某的“上线”带着其他“马仔”来到天津,随即被蹲守民警抓获。警方顺藤摸瓜,捣毁了一个特大贩毒集团。抓捕过程中,朱燕铭冲在一线,死死地控制住其中一名嫌疑人,而事后他才发现,该嫌疑人身上带着刀!

  队友们都说朱燕铭“抓捕不要命”,但当时谁也不知道,朱燕铭是真的豁出命去办案。原来,朱燕铭由于常年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免疫力下降,患上了血小板减少症。他的血小板数值仅为正常值的万分之一,凝血功能低下,以致于在健康人身上可自愈的伤口,对他来说可能致命。这也意味着,他一旦在抓捕行动中受伤,即便送医也无法保证可以及时止血。

  朱燕铭很清楚自己的病情,但每次参与抓捕,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而一旦因此受到领导和队友的“指责”,他就笑着给自己找理由:“我忘记了……”

  如今,朱燕铭虽然不再需要亲赴抓捕现场,但因为常年接受激素药物治疗,他的双腿出现了严重的水肿,在经过连续数小时的审讯和阅卷后,走路都困难。对此,他说:“办案子,哪儿有时间想那么多。”

  攻心锁证 从细节打开突破口

  “审讯,应该是你和嫌疑人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是在案卷里、纸面上,那会儿你就得把案子研究透彻。到了审讯的时候,你得多注意嫌疑人的眼神、情绪、动作,甚至每一个表情,这些细节往往能暴露嫌疑人的真实想法,也决定着你接下来的审讯方法。总之,能否让嫌疑人及时、如实交代犯罪事实,这些细节起到关键作用。”如今,朱燕铭快到退休的年纪了,他除了承担日常的案件审讯工作外,已经开始带徒弟。他和自己的师傅一样,将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全部传授给年轻人。

  言传不如身教。2019年5月,朱燕铭接手了一起系列盗窃案件的审讯工作,嫌疑人拒不交代犯罪事实。朱燕铭与嫌疑人第一次见面,开门见山地说了四个字,令嫌疑人脸色一变。

  当时,朱燕铭对嫌疑人说:“你太累了。”据朱燕铭事后解释,嫌疑人四十多岁,双目无神,面色黯淡,弯腰驼背,不时叹气,不正是一个被种种压力压垮的中年人吗?

  “看得出来,你肩上担子重,一个人扛不容易……”审讯中,朱燕铭适时追加了一句话,彻底击溃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嫌疑人掩面而泣,等哭够了,一五一十地交代了犯罪事实。

  观察,是预审工作中最重要的经验,而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看守所实行全封闭管理,预审民警只能通过视频提讯系统提讯嫌疑人。虽然可以保证问话,但受网络延迟、画面清晰度等因素影响,很难及时观察到各种细节。面对困难,朱燕铭没有轻言放弃。既然以往的经验不管用,他就积极寻找新方法。

  今年3月,在审理一起恶性案件过程中,嫌疑人多次推翻口供,一会儿说此案就是自己所为,一会儿又改口说自己是被冤枉的。而由于案发现场没有监控设备,嫌疑人的口供成为证据链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既然无法通过面对面的审讯观察细节进行攻心,那么,就想方设法锁住证据链!”朱燕铭反复阅读案卷,梳理嫌疑人在案发当日的行动轨迹,包括他什么时间进入现场,多久之后离开,进入之前、出来之后的衣着变化等情况,都梳理得清清楚楚,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对此,嫌疑人难圆谎言,只得供认了犯罪事实。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嫌疑人再次翻供,朱燕铭又将其口供中的各种细节与证据链中的事实相互印证,彻底锁住了这条证据链。

  33年来,朱燕铭经手的案件数以千计,因工作出色9次获得个人嘉奖。如今,朱燕铭没有了年轻时的矫健身姿,但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对预审工作的热爱始终不变。每当有人问他:“快退休了,有啥打算?”他的回答总是:“没啥,就是想再多干两年。”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rw/cazx/tjcaw-iiznctke7142812.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