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小者大 慎微者著
海南黄鸿发特大涉黑案令人警醒。其中曾与黑恶势力势不两立的昌江县公安局原政委陈东从收受他人的小恩小惠开始,一步步被拉拢腐蚀,最后竟沦为“黑伞”。诸如小恩小惠这样的小事小节,有时虽微乎其微,但往往决定成败。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重小处、重细节、重微末,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历代先贤早有论述。《资治通鉴·汉纪九》记载,建元元年十月,汉武帝“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亲自策问“古今治道”。董仲舒在答对时曰:“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意为能做好小事的人,才能成就大业;能注意小节的人,才能成就德行。同样警示世人,小节不保、终成大恶,切不可忽视小处。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后汉书》中讲:“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治一室”虽小,但只有注重每一处细节,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晋朝名将陶侃一生注重细节,“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有人嘲笑他太小气,等到雪后结冰路滑时,桓温伐蜀急需造船时,方知陶侃留意小处、注重细节的重要性。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唐朝宰相陆贽严苛于己,深知小事小节对一个人名声、清誉的重要性,对分外之财分毫不取。有人责备他:“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概拒绝,恐事情不通。”他回答道:“利于小者必害于大”“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面对别人送来的鱼肉,公仪休回拒:“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面对他人献上的紫团参,疾病缠身的王安石直言:“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他们把贪图小利之害看得何等透彻。
《管子》有言:“微邪,大邪之所生也。”小处不小,“微邪”中往往隐藏着“大邪”,切不可因其小而掉以轻心。生活中,一些人总是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找理由,如“大行不顾细谨”“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等,而“忽于微细”,岂不知卡住喉咙的往往是小小鱼刺。同样,党员干部出大问题,往往也都是从破坏小规矩开始。别有用心之人也正是利用小事小节,比如今天请你吃顿便饭、喝点小酒,明天给你拜个小年、送份小礼,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感情投资,最终让意志不坚者毫无戒备,心安理得地接受其贿赂、并为其大开方便之门,以致酿成恶果。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在萌芽阶段抑制不良之事很容易,等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困难了,但人往往忽视萌芽阶段的小事,以致造成更大的过失。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履职任事,敬小慎微、防微杜渐,都是一门强化自我约束的必修课。对党员干部来说,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既要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上不舍尺寸之功,也要在“杜渐防萌,慎之在始”上磨炼和坚守。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寒山石)
原文链接:http://www.tjjw.gov.cn/html/qingfengshiping/2021/0406/81691.html